摘要:無論是人與人,還是國與國,亦或是市場與央行間,認知偏差無處不在。而市場與央行之間的溝通可能最值得投資者深究。市場與聯儲的和諧總有結束的一天,投資者應為這一天的來臨做好準備。
在生活中,認知偏差無處不在。人與人的溝通中,想要傳達的資訊能否用恰當的方式讓對方領會而不產生誤解,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人們的慣性傾向於採用自認為合適的方式表達心意,又根據自身經歷對接收的資訊進行解讀,但往往雙方對同一事實的感受卻並非一緻。隨著雙方根據各自的認知調整預期與行為,偏差在不斷加劇卻可能渾然不覺,直到有一天意識到彼此間距離的遙遠,恐也悔之莫及。
金融市場同樣如此。三月份市場的反彈再次被意外的政治事件所擾。但真的算意外嗎?無論是中美蜜月期的結束、貿易戰的威脅或是互聯網巨頭們面臨的日益加劇監管風險都早在數周甚至數月以前可以感知。然而投資者對於風險的定價依然存在典型的認知偏差。用行為金融學的術語來說,是一種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 即人們往往選擇性的採取符合他們立場的證據,而對與自身信仰/倉位不利的證據視而不見。
貿易衝突的威脅,早在今年一月份,在美國將中國首次定義為國家繁榮與安全的核心挑戰與對手,在“中國威脅論”代表納瓦羅重回前臺、同樣對華鷹派的庫德洛接替科恩之時就不難預見,但市場對此反映卻異常平淡。直到去年已經開啟的301調查上周宣佈結果,在鋪天蓋地的貿易戰的聲調下,投資者才驚慌失措的尋找掩體。
關於貿易戰影響的分析已有很多,在此無須贅言。我們不認為全面貿易戰將爆發。中美當前依然有談判妥協的餘地。而擬懲罰的手段即使實行,對中美實體經濟和總體企業盈利的影響都很小。
而從長期來看,中美兩國在意識形態、發展模式和地緣政治利益上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矛盾,蜜月期註定難持久。兩國之間同樣有著嚴重的認知偏差。無論是從國內的視角看世界,或是從海外的視角看中國都甚為極端,而真實卻大概位於兩者之間。對於生長在中國,又在美國度過了多年時光的人們,可能常有一種無力感,眼睜睜看著認知的偏差演變為猜疑、提防甚至最終衝突。
這大概是長期的事,而投資者甚至不會為12個月以後可能發生的事情定價。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在貿易戰的恐慌過去之後,市場如果進入新一輪的反彈並不奇怪。隻是設想一下12-18個月以後,隨著美國貨幣政策愈發收緊,以及財政刺激效應的消退,當前信心滿滿的美國企業與家庭屆時將面臨極大的挑戰 – 企業杠杆率處在歷史高位,家庭儲蓄率處在歷史低位,而政府的財政空間已經見底,實在難以想像當前高企的資產估值如何能夠持續多年。